AI落地现状:没有mission、业务零碎、连2B还是2C都在摇摆

最近我私下问某TOP AI 2.0公司的核心产品负责人,你们现在主要是2C还是2B?

他说的第一句话是,“整体没有misson”。

结合近期的各种信息,给大家说下行业最前沿的内幕。

1、据说,某1、2位大佬的AI认知,其实并不高,具体体现在——

2、公司整体没有mission

3、内部要做的事情,又碎又散(当然,整个行业可能都是这样)。对于AI到底能干什么,纯技术基因背景的老板,会更不清晰一些。

4、比如,连2B还是2C,都在摇摆。内部既有做2C背景的团队,又有做2B背景的团队 (补充一句,不能因为2C、2B团队都有,就说公司在摇摆;“当前”只有2C或2B团队,骨子里也可能在摇摆、未来会都做——即,这只是现象,不能倒推) 。

5、进而,这会影响到组织能力:要么招不到最牛的人,要么招到了牛人但用不好。

甚至听说某2C背景的高管入职不久,发现没有适合自己的事情(大部分是2B),然后离职的情况。

还比如,某人完全没有AI背景,就是因为认识某大佬、聊了几句,就入职了。。。也没找别人面过,连直属leader都没聊过。所以某团员感慨,这种大佬公司,招的也不尽是人才,人脉关系的也有。

6、有些AI头部公司,其实是资本攒的局(主要推动力)。

7、进而弊端在于,核心诉求是上市

a)一方面,会影响坚持产品思路、甚至核心愿景的力度。比如之前分享过的《》。

在11月20日的AI日报(https://t.zsxq.com/1480fmtDf )里提到相关行业论调:

上一轮 AI 投资热潮中的老问题:创业公司被“收入”一直推着走,以XX为代表的公司们,就只能去做一个又一个的项目,不断让收入数字变大,来支撑估值,这个过程,一定会影响技术突破能力。

投资人清楚知道问题所在,但他们认为自己没得选。有投资人说,投资不是做慈善,“我只需要你尽快上市,完成退出。”还有投资人说,“你可以说我没有梦想,我自己当然也想投那些创造未来的公司,但投资是一份工作,我要跟 LP 有交代,我没法告诉 LP 我们一起等 10 年,整个基金周期就只有 10 年。”

——这里,我想说的是,如果选择那些可以“自然生长”、实现收益目标的公司,投钱、不过度干预,那没问题。

但是,如果明知道有弊端,但为了利益,要主动去施加影响力、“揠苗助长”,让本来可以更好的公司提前透支,反正“10个项目只要跑出来1个”就可以了——可能不是最好的模式,不论对人对己。

b)另一方面,公司数据可能吹水3~10倍。

8、从可见信息看,这些大模型公司,相对希望大一些的,可能是1家大厂,再加上3个“半家”(2个创业公司和另外1个大厂)。

9、 以上内容,其实并不是指向具体的公司,因为这是阶段性现状、共性问题。2012年起, 我就在一线 AI 公司,完整经历了AI 1.0时期,大致清楚哪些是可能改变的、哪些是短期不能苛责的

今天能分享这些,也是因为我目前行业第三方身份,没有利益牵扯、无冤无仇,只是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从业者,对这些问题足够重视,未来能有1、2家真正做产品的AI公司,扎实的跑出来。

加油。

 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8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